主流AI编程工具深度评测结果(一):Claude CLI + GLM 4.5 vs Kimi K2 vs Augment 三方实战对比
基于vibe-coding-starter-api-go项目的真实评测结果,深度对比Claude CLI + GLM 4.5、Claude CLI + Kimi K2与Augment在企业级Go开发中的实际表现,揭示三种AI编程工具的优势与局限。
主流AI编程工具深度评测结果(一):Claude CLI + GLM 4.5 vs Kimi K2 vs Augment 三方实战对比
如果您是第一次接触本系列评测,建议先阅读:主流AI编程工具深度评测预览(一):Claude CLI + GLM 4.5组合的创新实践,了解我们的评测方法论、技术方案设计和详细的测试场景。
📋 评测摘要
核心结论:
- 🥇 Augment综合评分最高(9.2/10),性价比最优
- 🥈 GLM 4.5生产就绪度最强(9.0/10),用户体验最佳
- 🥉 Kimi K2业务逻辑最丰富(7.8/10),功能最全面
关键数据:
- 任务完成率:Augment 100% | GLM 4.5 100% | Kimi K2 88.2%
- 开发效率:GLM 4.5最快(1h1m)| Augment最规范
- 成本效益:Augment $1.25 | GLM 4.5 $3.50 | Kimi K2 $27.89
经过严格的实战测试,我们完成了基于vibe-coding-starter-api-go项目的三大主流AI编程工具深度评测。本文将详细展示Claude CLI + GLM 4.5、Claude CLI + Kimi K2与Augment三种方案的真实表现,为开发者提供客观的选型参考。
🎯 评测概览
核心发现速览
本次评测基于17个完整开发任务的实战测试,涵盖了企业级Go项目从环境搭建到K8s部署的全流程。三大工具都展现了强大的代码生成能力,但在多个维度上各有特色:
- Augment综合评分最高(9.2/10),性价比优势显著
- GLM 4.5在生产就绪度和用户体验方面表现最优(9.0/10)
- Kimi K2在业务逻辑复杂度设计上领先(7.8/10)
技术方案配置
Claude CLI + GLM 4.5:
export ANTHROPIC_API_KEY="your-glm-api-key"
export ANTHROPIC_API_URL="https://open.bigmodel.cn/api/anthropic"
Claude CLI + Kimi K2:
export ANTHROPIC_API_KEY="your-kimi-api-key"
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="https://api.moonshot.cn/anthropic"
Augment:使用原生Claude API,通过Augment的上下文引擎和MCP协议直接调用
📊 详细评测结果对比
总体表现对比
评测维度 | Claude CLI + GLM 4.5 | Claude CLI + Kimi K2 | Augment | 胜出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任务完成率 | 17/17 (100%) | 15/17 (88.2%) | 17/17 (100%) | GLM 4.5 & Augment ✅ |
总耗时 | 1h 1m 53s | 1h 18m 17s | ~1h 30m | GLM 4.5 ✅ |
代码生成量 | 1895行新增, 148行删除 | 2460行新增, 178行删除 | 2213行新增, 524行删除 | Kimi K2 ✅ |
提交清晰度 | 4个清晰提交 | 2个大批量提交 | 11个详细提交 | Augment ✅ |
稳定性 | 优秀 | 良好 | 优秀 | GLM 4.5 & Augment ✅ |
文档质量 | 良好 | 一般 | 优秀 | Augment ✅ |
关键发现:
- ✅ GLM 4.5和Augment在任务完成率上并列第一
- ✅ Augment在提交管理和文档质量方面表现最优
- ✅ GLM 4.5在开发效率方面领先
- ✅ Kimi K2在代码生成量方面最多
- ⚠️ 三者都能完成复杂的企业级开发任务
🔍 代码质量深度分析
基于实际Git提交记录,我们对三个AI工具生成的代码进行了深入质量分析。从提交模式可以看出明显的开发风格差异:
GLM 4.5:采用渐进式开发,4个清晰提交覆盖完整流程
Kimi K2:大批量集成,2个提交包含大量代码变更
Augment:最细粒度管理,11个提交记录每个开发步骤
后端代码生成质量对比
Model层代码质量
相似度分析:两个模型在基础Model定义上几乎完全一致,都正确实现了:
- GORM标签配置(字段类型、索引、约束)
- JSON序列化标签
- 数据库钩子函数(BeforeCreate、BeforeUpdate)
- 表名映射方法
关键差异:
- GLM 4.5:在ProductCategory模型中添加了
Children
字段用于树形结构,显示了对业务场景的深度理解 - Kimi K2:严格按照生成器模板,没有额外的业务优化
- Augment:与Kimi K2类似,严格按照模板生成,代码结构标准
Repository层实现对比
基础CRUD操作:三者在基础CRUD操作上实现几乎完全一致,包括:
- 错误处理机制
- 日志记录规范
- 上下文传递
- GORM查询优化
代码生成质量评分:
维度 | GLM 4.5 | Kimi K2 | Augment | 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代码规范性 | 9.5/10 | 9.5/10 | 9.5/10 | 三者都严格遵循项目规范 |
错误处理 | 9.0/10 | 9.0/10 | 9.0/10 | 完整的错误处理机制 |
业务理解 | 9.5/10 | 8.5/10 | 8.5/10 | GLM 4.5对树形结构理解更深 |
代码完整性 | 9.5/10 | 9.0/10 | 9.2/10 | GLM 4.5生成更完整 |
提交管理 | 8.5/10 | 7.0/10 | 9.5/10 | Augment提交最清晰 |
🧪 功能测试验证结果
为了验证三个AI编程工具生成代码的实际运行效果,我们对所有分支进行了完整的功能测试,包括ProductCategory管理和Product管理的前后端功能验证。
测试环境配置
测试方法:使用Playwright自动化测试工具,对三个分支的前端功能进行全面验证 测试范围:
- ProductCategory管理页面(表格视图、树形视图)
- Product管理页面
- 数据展示和交互功能
- 用户界面完整性
功能测试结果对比
GLM 4.5分支功能测试
ProductCategory管理页面:
功能验证结果:
- ✅ 数据展示:正确显示4条测试数据(Smartphones、Electronics、bbb、aaaa)
- ✅ 表格功能:完整的表格结构,包含ID、Name、ParentId、SortOrder、IsActive、Children、Created At等字段
- ✅ 搜索功能:Name和Created At的搜索过滤器正常工作
- ✅ 操作按钮:Add ProductCategory、Edit、Delete等操作按钮功能完整
- ✅ 分页功能:正确显示总记录数和分页控件
树形视图功能:
树形视图验证:
- ✅ 视图切换:成功从表格视图切换到树形视图
- ✅ 树形结构:正确显示所有分类的层级关系
- ✅ 数据完整性:显示Smartphones (4)、Electronics (3)、bbb (2)、aaaa (1)
- ✅ 国际化:所有按钮和标签都正确显示,无message key问题
Product管理页面:
Product功能验证:
- ✅ 表格结构:ID、Name、CategoryId、Sku、Price、CostPrice、StockQuantity、MinStock、IsActive、Created At、Actions
- ✅ 搜索功能:Name和Created At的搜索过滤器
- ✅ Add Product按钮:新增产品功能入口
- ✅ 空数据状态:正确显示"No data"状态
GLM 4.5测试评分:
- 功能完整性:10/10
- 用户体验:10/10
- 界面质量:10/10
- 国际化支持:10/10
🏆 综合评估与建议
综合性能评分
基于代码质量分析、功能测试验证和实际开发体验,我们对三个AI编程工具进行全面评分:
评估维度 | GLM 4.5 | Kimi K2 | Augment | 详细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任务完成率 | 9.5/10 | 7.5/10 | 9.5/10 | GLM 4.5和Augment都完成17/17任务 |
代码生成质量 | 9.2/10 | 8.8/10 | 9.0/10 | 三者代码质量都很高,GLM 4.5略胜 |
业务逻辑实现 | 9.0/10 | 9.2/10 | 8.8/10 | Kimi K2在复杂业务逻辑设计上最优 |
前端开发能力 | 9.0/10 | 6.0/10 | 9.5/10 | Augment前端能力最强,支持视图切换 |
功能完整性验证 | 10.0/10 | 9.0/10 | 9.0/10 | GLM 4.5功能测试表现最优,国际化完整 |
用户体验质量 | 10.0/10 | 8.0/10 | 8.0/10 | GLM 4.5界面体验最佳,无message key问题 |
测试覆盖度 | 9.2/10 | 7.8/10 | 8.9/10 | GLM 4.5测试质量最高,Augment文档最好 |
系统集成稳定性 | 9.3/10 | 7.0/10 | 9.8/10 | Augment集成过程最透明稳定 |
开发效率 | 8.8/10 | 7.2/10 | 8.0/10 | GLM 4.5效率最高,Augment过程最规范 |
成本控制 | 9.0/10 | 6.0/10 | 10.0/10 | Augment成本最低($1.25),性价比最高 |
代码规范性 | 9.1/10 | 9.0/10 | 9.3/10 | Augment代码规范性最好 |
错误处理能力 | 9.0/10 | 7.5/10 | 8.8/10 | GLM 4.5问题最少,Augment定位最精确 |
文档质量 | 7.5/10 | 6.5/10 | 9.5/10 | Augment文档质量最高 |
过程透明度 | 8.0/10 | 6.0/10 | 10.0/10 | Augment过程最透明,提交最清晰 |
生产就绪度 | 9.8/10 | 8.2/10 | 8.5/10 | GLM 4.5可直接部署,其他需要微调 |
综合评分 | 9.0/10 | 7.8/10 | 9.2/10 | Augment在成本优势下小幅领先 |
代码质量维度详细评分
后端代码质量
- GLM 4.5:9.1/10 - 代码生成一致性高,业务理解深入
- Kimi K2:8.9/10 - 功能实现更丰富,但需要后期修复
- Augment:9.0/10 - 代码规范性最好,提交管理最清晰
前端代码质量
- GLM 4.5:8.8/10 - 组件设计直观,用户体验优秀
- Kimi K2:8.1/10 - 代码规范性好,但功能完整性不足
- Augment:9.2/10 - 功能最完整,交互体验最佳
测试代码质量
- GLM 4.5:9.2/10 - 测试覆盖全面,Mock接口完整
- Kimi K2:7.5/10 - 测试数量相同但质量需要修复
- Augment:8.9/10 - 渐进式测试,文档最完善
代码质量总结
通过对实际Git提交记录的深度分析,我们发现了三个AI编程工具在代码生成方面的显著差异:
GLM 4.5的优势
- 渐进式开发:每个阶段的提交都很清晰,便于代码审查和问题定位
- 一次性质量:生成的代码质量高,很少需要后期修复
- 业务理解深度:在ProductCategory模型中主动添加Children字段,体现了对树形结构的深度理解
- 前端能力突出:生成的React组件功能完整,用户体验优秀
- 测试覆盖全面:包含增强业务逻辑的专门测试,Mock接口完整
- 开发效率最高:在复杂任务处理上速度最快
- 成本控制优秀:实际成本$3.50,性价比541行/$,仅次于Augment
Kimi K2的优势
- 功能设计丰富:在业务逻辑增强方面提供了最多专业功能
- 数据结构专业:定义了CategoryTreeNode等专用数据结构,支持Level和Path
- 代码规范性:严格遵循TypeScript和React最佳实践
- 代码生成量最大:生成了2460行代码,数量最多
- 业务逻辑最复杂:提供了产品数量统计等高级功能
Augment的优势
- 过程管理最优:11个详细提交,每个步骤都有独立记录
- 文档质量最高: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总结文档和验证报告
- 前端能力最强:支持视图切换,交互体验最丰富
- 集成最透明:问题定位最精确,修复过程最清晰
- 代码规范性最好:提交管理和代码结构最规范
- 综合能力最平衡:在各个维度都表现优秀
- 性价比最高:实际成本仅$1.25,性价比高达1,770行/$,成本效益最优
关键差异点
- 开发稳定性:Augment > GLM 4.5 > Kimi K2
- 前端能力:Augment > GLM 4.5 > Kimi K2
- 业务逻辑复杂度:Kimi K2 > Augment > GLM 4.5
- 过程透明度:Augment > GLM 4.5 > Kimi K2
- 成本控制:Augment > GLM 4.5 > Kimi K2
- 文档质量:Augment > GLM 4.5 > Kimi K2
- 性价比:Augment > GLM 4.5 > Kimi K2
🏆 结论与选型建议
核心发现
经过严格的实战评测,我们得出以下关键结论:
🥇 Augment综合表现最优(9.2/10)
- 性价比最高:$1.25成本,1,770行/$的惊人性价比
- 过程管理最专业:11个精细提交,开发过程完全透明
- 文档质量最佳: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技术文档
🥈 GLM 4.5生产就绪度最强(9.0/10)
- 用户体验最佳:国际化完整,界面完美无message key问题
- 开发效率最高:总耗时1小时1分钟,速度领先
- 代码质量优秀:生成的代码可直接部署使用
🥉 Kimi K2业务逻辑最丰富(7.8/10)
- 功能设计最全面:支持Level、Path字段等专业特性
- 代码生成量最大:2,460行代码,适合复杂项目
- 成本相对较高:$27.89,性价比88行/$
选型建议
个人开发者/小团队:推荐 GLM 4.5
- 成本可控,开发效率高
- 用户体验优秀,代码质量可靠
- 支持国内支付,使用便捷
企业级开发团队:推荐 Augment
- 过程管理规范,适合团队协作
- 性价比最高,长期使用成本最优
- 文档完善,便于项目维护
复杂业务系统:考虑 Kimi K2
- 业务逻辑设计最专业
- 功能实现最全面
- 适合需要深度定制的项目
技术价值验证
本次评测成功验证了Claude CLI + 国产大模型的技术路线,为中国开发者提供了:
- 🌐 网络无障碍:彻底解决代理问题
- 💰 成本优势:相比海外方案节省80%以上
- 🛡️ 合规保障:数据完全在国内处理
- 🇨🇳 本土化体验:中文理解更精准
后续评测计划
- 第二阶段:Cursor深度评测
- 第三阶段:更多AI工具对比
- 第四阶段:综合选型指南
📚 相关资源
项目源码
- vibe-coding-starter-api-go - 评测基准项目
- vibe-coding-starter-ui-antd - 前端配套项目
评测分支
evaluation-claude-cli-glm45-01
- GLM 4.5评测分支evaluation-claude-cli-k2-01
- Kimi K2评测分支evaluation-augment-01
- Augment评测分支
技术文档
实战体验
- Claude CLI实战开发课程 - 亲自体验评测场景